QQ:355128452

导航菜单

新闻资讯

7月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科学家让酵母变成发着光的“智能药厂”

7月1日(星期二)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自然》网站(www.nature.com)衰老研究新视角:环境如何重塑炎症与健康的关系一项针对四个国家近3000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工业化社会普遍存在的慢性炎症与衰老的关联,在土著社区中并未出现。研究发表于《自然·衰老》(Nature Aging)杂志,挑战了慢性炎症是衰老必然标志的传统观点。研究人员分析了意大利、新加坡、玻利维亚和马来西亚人群的血液样本,检测八种炎症相关蛋白质。结果显示,意大利和新加坡人群中,炎症水平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并与慢性肾病等疾病相关。然而,玻利维亚亚马逊地区的提斯曼人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奥朗阿斯利人,虽然炎症水平较高,但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也未出现与年龄相关的炎症性疾病。美国西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指出,这一发现表明炎症的作用因环境而异。工业化社会的研究常将炎症视为老年病的驱动因素,但土著人群的高炎症水平可能是对频繁感染的适应性反应,而非病理表现。研究推测,工业化生活方式中的饮食、缺乏运动和高压力可能干扰人体对炎症的调控,导致慢性炎症和疾病。相比之下,土著人群的免疫系统表现出更精准的调节能力,能在需要时激活炎症反应,并在不需要时及时关闭。该研究揭示了环境对衰老机制的重要影响,为未来探索炎症调控差异的成因提供了方向。研究团队强调,需跳出以工业化社会为中心的衰老研究框架,以更全面的视角理解人类生物学。《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各国科研职业发展对比:新全球数据库揭示关键趋势一个覆盖53个国家的新数据库——“研究与创新职业观察站”(ReICO)近日上线,为全球科研职业发展提供了全面数据支持。该平台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委员会联合资助,旨在帮助政策制定者优化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为科研人员作出职业选择提供参考。数据显示,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年薪最高(约12.63万美元,经购买力调整),瑞士、荷兰和挪威紧随其后。在性别薪酬差距方面,哥伦比亚表现最佳,几乎实现同工同酬,而意大利女性科研人员的收入仅为男性的62%。此外,卢森堡2023年科研人员净流入率最高(4.62%),南非则面临最严重的科研人员净流出(1.88%)。尽管数据覆盖面广,但挑战依然存在。各国科研职业的定义和数据标准不统一,博士后等关键群体的信息仍较匮乏。OECD和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平台尚处于测试阶段,未来将每年更新数据,并计划纳入产业界对科研人才的需求信息。ReICO的推出被视为改善科研职业环境的重要一步。但要实现其全部潜力,仍需各国加强数据透明度和标准化,以推动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科研职业发展。《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酿酒酵母变身“智能药物工厂”:中日意瑞科学家联手革新大环肽药物开发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与日本、中国、瑞士及意大利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利用酿酒酵母快速生产并筛选大环肽分子。这类分子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其精准靶向性、稳定性和低副作用的特点,被视为新一代药物的理想候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传统的大环肽发现方法往往复杂、耗时且不够环保。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对酿酒酵母进行基因改造,使其成为微型生产单元。每个酵母细胞可合成不同的大环肽,并在成功生成特定分子时发出荧光。借助先进的荧光筛选技术,科学家能在几小时内分析数十亿种肽分子,大幅提升效率并减少资源消耗。该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可持续性。酵母作为天然生物工厂,能够生产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肽分子,符合绿色制药的理念。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X射线晶体学分析,证实了这些肽分子与靶点的精确结合能力,为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这项技术为针对复杂疾病靶点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在传统药物难以奏效的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开发能够精准递送疗法的大环肽药物,为医疗领域带来突破性进展。《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跨越11英里!实验性室温量子通信网络诞生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与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两条光纤搭建了一条实验性量子通信网络,并在《Optica Quantum》期刊发表了相关成果。该网络名为“罗切斯特量子网络”(RoQNET),能够在室温环境下,通过约11英里的光纤以单光子形式传输量子信息。量子通信网络利用量子比特(qubit)的特性,使信息无法被复制或拦截,从而大幅提升通信安全性。光子因其高速传输和与现有光纤基础设施的兼容性,成为长距离量子通信的理想载体。尽管未来可能采用量子点或囚禁离子等其他量子比特形式,但光子仍是目前最可行的选择。RoQNET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集成量子光子芯片和固态量子存储节点。研究团队结合光学、量子信息与光子学技术,开发了基于光子集成电路的解决方案,旨在克服当前量子通信对笨重且昂贵的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s)的依赖。该网络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分布式量子纠缠,为未来量子通信、分布式计算和成像技术提供实验平台。研究团队还计划将RoQNET与美国纽约州的其他研究机构连接,包括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石溪大学、空军研究实验室和纽约大学,进一步推动量子网络的扩展。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通信技术向实用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刘春)